春日里,斜风细雨润新枝,记者来到了兰亭街道紫洪山村,烟雨朦胧中,村口1600多岁的古银杏树发出了嫩绿的新枝,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株古树的庇护下,村里的人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清代,村里的人外出谋生,赚了大钱后回村建起了一座座台门。到现在,这些老台门历经百年沧桑仍然屹立,村里现有保存较完好的明清风格的老台门20多座。如今,如何保护、传承、盘活这些老台门成了村干部的一桩心事。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老台门令人感叹美好
沿着紫洪山村的村庄主干道往前走,这里分别分布着白果树下台门、张小泉台门、高踏道台门、章氏故居。这些老台门白墙黑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令人感叹古建筑的美好。这些老台门都属于晚清时期建设的老台门。
在张小泉台门内,记者看到院内各立柱均有雕刻精美的动物及人物,俗称“牛腿”。堂前横梁上雕刻有鲤鱼跳龙门木雕,门窗雕刻有人物,一百多年前木匠的手艺到今天看来仍然精湛无比,人物、动物栩栩如生。张小泉台门是紫洪山村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村干部朱石萍采访时告诉记者,现在台门内有7户住户,常居人口14人。在门口,一位居住在此的大爷正在处理竹枝,用来生火用。朱石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土改后,台门分给了村民,现在台门内的住户是土改以后搬进来的。
高踏道台门也十分有特色,这个台门的台阶多,占地约1000平方米,是紫洪山村唯一一个有三个天井的台门。据说原主人还在台门的一块横梁进行了镀金,台门四周门窗还有拼花等图案。足见当时建造者的“财大气粗”。
现在,高踏道台门内也居住着一些老年人,但一些房间已经空置,朱石萍说,空置的房子更容易发展成危房。
老台门“转型”成侨文化馆
也有出租
从高踏道台门出发继续往前走100多米,就来到了章氏故居,是紫洪山村走出去的爱国华侨章传信的故居。2019年投资250万元,改造成了兰亭侨文化馆。
整个老台门保留了原始的风貌,被重新修葺。门楣上“竹苞松茂”四个字比喻家门兴盛。建筑呈中式的二层木结构。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台门内的天井,无论从一楼抬头看天,还是从二楼看四周的窗棂,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章氏故居改造成了侨文化馆,可以说是紫洪山村老台门一次成功的“华丽转身”,让古建筑重新焕发容光,并行使一定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传承老台门,村里也积极开动脑筋,在第四批传统古村落建设的时候,村里对花厅下台门、下家坞礼耕义种台门、张继尧台门进行过修缮。出租给外来的人,他们一半用于自住,一半用于手工艺制作。以此为村级经济增收。
希望盘活更多老台门
带动村民致富
“但像这样盘活几个老台门还远远不够。”村党总支书记张红根说。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认识紫洪山村,来紫洪山村,盘活老台门,打造成民宿、书房等都可以,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
记者了解到,目前老台门传承、开发比较好的有嵊州市崇仁镇的老台门,修缮好的老台门里入驻了一些非遗工作室,让古建筑活起来,在老台门里做起非遗文章,让来到的游客不但可以观赏古建筑风貌之美,还能体验非遗项目,一举两得。有专家指出,传承发掘老台门,每个地方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色发展。比如紫洪山村可以抓住古岭道、古民居、古树、古溪、古民风“五古”资源,打造研学游网红村。
来源:柯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