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长廊丨历史将记住这一刻 抗战时期震撼世界的一张照片
2015-08-25 14:45:47
历史将记住这一刻
抗战时期震撼世界的一张照片
图/文︱黄浦区档案馆
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后,一张题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的照片震惊了全世界。画面中, 一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坐在火车站废墟上惶恐地嚎啕大哭。这张照片是美国米高梅公司《今日新闻》电影摄影师王小亭拍摄的,它在国内外新闻界和摄影界受到高度推崇,被誉为战争题材的经典之作。
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幼儿在月台边嚎啕大哭。这张照片震撼了全世界。
8月28日下午,日军飞机对上海南火车站地区狂轰滥炸,大片繁华街市化为断壁残垣。王小亭携带德国埃尔莫电影摄影机赶赴现场,在烈焰升腾、尸骸遍地的废墟中拍摄,鲜血浸透了他的鞋帮。一个救援者把一个受伤的幼童从南月台抱到了中央月台,王小亭追踪拍摄了这一过程。幼童坐在月台上嚎啕大哭,他身上血迹斑斑,脚下浓烟滚滚,远处是炸成蜘蛛网般的天桥。王小亭把摄影机里剩余的胶片全部拍完,又端起莱卡照相机继续拍摄。
幼儿和一个大一些的孩子及救援者在一起。
9月15日,美国公开放映了这段影片。据报道,当时有1.36 亿美国人目睹了这一场景。米高梅公司从中截取一幅画面刊登在10月4日出版的《生活》杂志上。这个烈火、鲜血和热泪交织的镜头使美国朝野震惊,许多人伤心落泪,人们纷纷抗议日军对中国非军事区域野蛮轰炸伤及无辜的暴行。不久美国政府将照片用在红十字会和国家公债的海报上广为宣传,还制成明信片散发到地球各个角落。世界各大报刊对这张照片的传播,使中国人的抗战博得了各国正义善良人民更广泛的同情和道义支持。
幼儿被抱走了,男孩在月台上等待救援
1943年宋美龄在美国、加拿大进行宣传演讲,援助款和物资犹如雪片般飞来,其中相当一部分注明是捐给难童的。新泽西州东奥伦奇市一位美国妇女,给宋美龄寄了一张3美元汇票和一张剪报,剪报上正是幼儿在南站哭嚎的照片。她在信中说,她三个女儿每人凑了1美元捐赠给照片上那苦命小孩。
轰炸前的上海南站
面对国际舆论铺天盖地的抨击,日本人对王小亭恨之入骨。他们声称照片是为了反日宣传而伪造的,并悬赏缉拿王小亭,派骑警和特务四处搜捕。在腥风血雨的日子里,电线杆上经常可见悬挂着爱国人士的头颅,王小亭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38年,王小亭一家逃亡香港,才免遭不测。
王小亭(1900-1980)中国著名摄影家,曾被誉为中国新闻摄影第一人。在抗战中冒死拍摄了大量纪实电影和照片
70多年来,日本右翼分子没有停止过对这张照片的污蔑。近年,日本一些教授、漫画家、自由撰稿人在极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同时,对“南站儿童”照片也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攻击。这说明日本右翼分子至今没有深刻反省侵略战争的罪恶和危害,爱好和平的人民必须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