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奋斗 80后教师 岳晓丹 邹少怀 加班
改革开放40年以来,80后们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与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具有真切的经历与情感。下面就要请您与我一同以80后的眼光,重温那段岁月,道出这个群体的心声。
"Wow yellow!Ooh blue!" 在市第十二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上,80后英语教师刘莉,正在通过多媒体课件带领着同学们进行期末考试的复习。1980年出生的她笑着说,对比现在的孩子,儿时的自己肚子里的“墨水”要少了许多,因为直到初一,她才第一次认识“ABC”。刘莉说,她小时候的英语学习资源非常单一,录音机、磁带和挂图就是英语课堂的全部。为了学好英语,刘莉几乎把每本英语教材都背的滚瓜烂熟,因为在那个年代,课外的英语读物并不常见,书本可以说是她几乎唯一的知识来源。而现如今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下的各类读物、教辅、点读机甚至通过网络在线与外教对话,都成为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众多渠道。谈到这些年变化的速度,刘莉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为了赶上变化的脚步,她所在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努力学习着。市级、区级定期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国家教育部也为她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平台。
伴着音乐,市第十三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堂分外热闹。在音乐老师薛娟的指导下,孩子们用手里的打击乐器准确的打着节奏,底下的小脑袋随着旋律来回摇晃,同学们和老师的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一节开心课堂。薛娟回忆说,她小时候的音乐课就是全班跟着老师的手风琴唱歌。而在今天,我们的音乐类教育已经大大改观。硬件水平提高了,文化内涵提升也随之跟上发展步伐。越来越多有兴趣有特长的孩子,加入到了学校的合唱、舞蹈、器乐等各类社团。而随着这几年的课改,曾经很多人眼中的“副课”,逐渐与“主课”并肩前行。
“师徒结对,帮助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尽快成长”,这是80后教师薛娟的目标。“不断学习、打磨自己,让孩子成为最大受益者”这是80后教师魏向芸的愿景。“永远以积极主动的热情对待工作”这是80后教师刘莉的希望。80后是有故事的一代人,他们有老一辈传统的奋斗精神,也有新时代的创新精神,他们将特有的回忆储备成力量,他们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来源:广电融媒体
记者:岳晓丹 邹少怀
新媒体编辑: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