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 80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 刘倩妮 叶星海 赵超运
都说80后是幸福的一代,是意气风发的一代,是沐浴改革春风成长的一代,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洞察力敏锐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经历就是改革开放的一部微观史。如今,80后群体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展现着他们的才华和担当。
王刚,出生于1983年,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水磨沟区分局业务督办,相当于分管业务的副局长。200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刚进入通讯行业工作。16年的工作经历,王刚见证了手机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变成百姓的日常通讯工具的变化。
“传统的大哥大是老百姓的奢侈品,到后面发展成翻盖手机、下滑盖手机、彩屏手机、绿屏手机,已经变成老百姓的生活用品了。”王刚说。
不仅手机成为人们的必需品,通信技术也在步步升级。1G、2G、3G、4G网络在更新换代,有线通信从最早的铜缆传输到现如今家家户户通光纤,百姓生活与互联网紧紧联系在一起。
王刚说,现在他每年的业务量能达到1700多户,远远超过了刚入职时的年业务量。
时代在发展,通信技术在不断变革,王刚坦言,自己赶上了大好的发展机遇,能在国家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实现着自身价值。
自治区中医院医生郎毅也是一名80后,他说,自己的每一步都踏在了改革开放的节点上。
2000年,郎毅步入大学,学习的是自己喜爱的医学专业。2005年毕业后,又从事了自己一心向往的骨科。
郎毅说:“那时候正好赶上了大学扩招,以前像我们高中一个班里能考上三五个大学生都很不容易,到我们那一年班上53个人,就考上20多个大学生,我刚来中医院就分配到了骨科,刚好赶上我们医院大发展的几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可以说我从小到大都是顺风顺水,只要去努力,我心中梦想就可以实现。”郎毅说。
而让郎毅感受最深的就是自己从医这十几年来,医疗改革、医学技术的发展,带给百姓们的实惠。以前医保普及面小,很多人看不起病;医疗技术也不发达,很多手术没法在本地开展,而如今这些问题早已不是问题。现在,城乡居民,基本上都有医保,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从2005年后,自治区中医院每年都在实施“请进来送出去”医生技能提升计划。医院把国内外高精尖的专家请到医院实地授课,同时还把医生分批次送出去学习。
“我们一年至少有三到五次机会走出去和各大医院专家交流。这种交流技术,不仅对我自己,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提升都带来很明显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学习培训,医院的骨盆骨折、髋关节置换等手术都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郎毅说。
郎毅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比上一辈有了更多的见识,接受了更多的新鲜事物,让我们也有了更长足的发展,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给予我们的。”
来源:广电融媒体
记者:刘倩妮 叶星海 赵超运
新媒体编辑:王晓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