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常言说环境造就人,氛围影响人,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是时下众多学校努力的目标。今天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各个学校利用读书分享会、唤醒“沉睡”图书等多种方式倡导全民阅读,让书香校园真正具有沁人的“书香味”。
快乐诵读,自由午阅,在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小,学生们将自己喜欢的书籍通过精美篇章诵读的方式进行分享,四年级四班的学生们选择了《世说新语》,学生王赵果硕说:“我们平时阅读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先读译文,这样古文就会好理解一些,老师还会带着我们情景再现,这种方法能让我们更快地激发阅读的乐趣。”
随着时代发展,听书、电子阅读逐渐占据了百姓的“电子书包”,相比而言,纸质阅读更便于进行读书笔记记录等等。八一中学附小为了让学生家中“沉睡”的图书苏醒,还开展了图书互换活动。学生赵梓帆就把自己的《骆驼祥子》和《国家是怎样炼成的》进行了互换。赵梓帆说:“可以用这种方式把自己觉得好看的书推荐给小伙伴们,也可以看看同学们平时都在看什么书,这种交换阅读无形中丰富了阅读内容,换书的过程中也能够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自己读书的感受。”
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任务完成之余,课外阅读是放松心灵,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如果规定太多,任务太杂,很容易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八一中学附小平时会在晨诵、午阅过程中变换思维,采取教师推荐引导,学生自由阅读的形式进行,教研室副主任马春丽说:“我们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每天利用早读和午读时间带着学生一起读书,书香校园建设不是说简单地设置个图书馆、图书角就可以,而是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读书想读书。”
听作家领读书中的经典,仿佛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翁,在新疆财经大学,学校不仅注重读书环境和氛围的打造,还开办了“天山领读者”名家读书分享会,第一场分享作家周涛的《西行记》,让书成为学生随时触手可及的精神食粮。新疆财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杨一凡说:“每个人的青年时期是都是为自己积累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书本就是拓宽人经历的一个方式,这种读书分享活动是一个经验的交流,更好地去帮助我们体会书记所要传达的思想。”
其实,要让学生和老师爱上阅读,一定要在读书环境和氛围的打造上下功夫,要让校园里随处看到书的影子,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校园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接触到书。浓浓的“书香味”就能成为学校课余时间最美丽的风景。
来源:乌鲁木齐广电融媒体
记者:马仁婷
新媒体编辑:马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