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各种蚊虫纷纷活跃起来了
特别是在户外
有时明明感觉周边没有蚊子
却莫名被咬了一腿的包
而且这些包还奇痒无比
这种情况下
真正的“凶手”大概率不是蚊子
而是一种比蚊子小很多
攻击力却远大于蚊子的小飞虫
——蠓虫
蠓虫,又称小咬虫,属于双翅目蠓科。它们体型微小,通常只有几毫米长,但却拥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和尖锐的口器。和蚊子类似,雄蠓吸食植物汁液,而雌蠓具有吸血习性。被蠓虫叮咬后,叮咬处往往会出现局部反应和奇痒,甚至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而且蠓虫还可能携带多种病毒,可以通过吸血活动传播疾病。
一般蠓虫的吸血活动是在白天、黎明或黄昏进行,成虫多栖息于树丛、竹林、杂草、洞穴等避风、避光处。在夏季和秋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大,蠓虫的活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给人们的户外活动带来困扰。
被蠓虫叮咬后,对人有什么危害?
皮肤炎症:当蠓虫叮咬皮肤时,其唾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红肿、瘙痒、灼痛等症状。而且蠓虫咬的包比起蚊子包的痛痒感更强烈,尤其在叮咬后12-36小时痒感最为明显,通常在1-2周内消退。
过敏反应:有些人对蠓虫的唾液成分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轻微的,如局部的红斑和肿胀,也可能是严重的,如全身性的丘疹性荨麻疹(蚊虫叮咬性皮炎)、呼吸急促,甚至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传播疾病:吸血蠓作为传播媒介可以在人和(或)动物之间传播多种病毒性疾病,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已知的从吸血蠓虫分离鉴定的病毒有5科7属,包括弹状病毒科水泡性病毒属及暂时热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及内罗毕病毒属、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等。
被蠓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被蠓虫叮咬后尽量不要用手去抓挠,因为挠破皮后可能会导致感染进而出现大面积红肿、水泡,且红肿症状更难消退。症状消散后,也可能会留下黑印长久不退,短则数周,长则数年。
可以尝试的止痒方法:
1.用硫磺皂清洗被叮咬的皮肤,保持伤口的清洁;
2.可以用凉毛巾或者冰袋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瘙痒;
3.如果起泡弄破,要用碘伏涂抹;
4.外涂炉甘石洗剂或丹皮酚软膏;
5.皮肤症状严重者或引起全身过敏者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
夏季如何预防蠓虫叮咬?
定期清理积水
蠓主要孳生在潮湿、松软、富有腐殖质的土壤内及水塘、树洞、沼泽和住区附近的粪坑、污水沟等处。定期清除家中及周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积水区域,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避免蠓虫孳生繁殖。
外出做好防护
蠓虫通常在黄昏时分最为活跃,因此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外出。如果需要外出,尽量远离草丛、湖边等绿植茂盛的区域。同时做好防护,如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的面积;在皮肤上涂抹或喷洒驱蚊剂防止蠓虫叮咬。
安装纱窗纱门
家中可安装细密的纱窗和纱门,并确保没有破损或漏洞,可以有效阻挡蠓虫进入室内。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纱网,以保持其防护效果。
编辑:颜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