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
7月1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5月,成都高新区共新增各类型市场主体2.03万户,注册资本721.11亿元。
与此同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都高新区依靠自身稳固底盘、优化营商环境,外贸企业、新经济企业、千万级注册资本企业均表现出强大发展后劲,一路“乘风破浪”:外商投资企业达104户,注册资本27.55亿元,同比增长6.25%;新增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户,新经济企业新增户数达7655户,占新增企业总数的70.51%。
截至2020年5月底,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已达19.12万户,注册资本超1.7万亿元。
累计存量已超19万户
自主申报 快捷方便
从月度分布看,今年1—5月,全区新增企业及注册资本,总体上呈现逐步递增状态,共新增各类型市场主体2.03万户,注册资本721.11亿元。
受新疫情影响,今年1—3月,全区新增企业数量同比下降6.09%,新增注册资本同比下降32.89%。
4—5月,全区新增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开始回升,仅4月就新增企业3206户,超过2019年月均新增企业数量500多户;5月新增企业及注册资本实现双增长,分别同比增长32.63%、10.81%。今年1—5月,全区新增企业税务登记率与参保登记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外商投资企业逆势同比增长6.25%
从企业类型看,成都高新区外商投资企业依然表现亮眼。外企纷纷落户成都高新。今年1—5月,外商投资企业104户,注册资本27.55亿元,同比增长6.25%。
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域,今年1—5月,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金)分别占全区72.22%、65.91%。
从注册资本来看,今年1—5月,全区新增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户,占新增企业总数的3%以上。
新经济企业发挥托底效应
企业注册咨询柜台
2020年,“新基建”和“新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热词。面对疫情冲击,“新基建”和“新经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托底效应。在成都高新区,不少企业顺应防控需要,迅速开展技改扩能和转产扩产;线上课堂、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成长迅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
这从今年1—5月全区新增企业在国民经济行业的分布情况中可见一斑:新增企业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新增企业总数的24.53%。
此外,疫情期间,满足市民基本需要的工农业产品生产和销售保持了正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新增户数位列第二,占21.44%;批发和零售业紧随其后,占19.91%。新增科技型企业占新增企业总数的39.54%。
值得一提的是,新经济企业的强劲势头,也在主导产业和分布区域中得到印证。
从主导产业来看,今年1—5月,新经济企业新增户数、注册资本最多,占新增企业总数的70%左右。
从区域分布来看,依然是新经济活力区的新增企业最多,占新增企业总数的92.72%。
“疫情防控日益常态化、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成都高新区新经济的日益火热,不仅是治理能力、营商环境、创新实力的体现,更向外界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闫静
编辑:吴嘉
校对:申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