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则人才进、资金聚、企业兴、产业旺,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
11月26日,由环球时报、环球网共同主办的“2020环球趋势大会——区域营商环境高端论坛”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正式拉开帷幕。通过大数据搜集和分析,结合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多项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充分采纳专家、学者及媒体人的意见,经多轮推荐评选,成都高新区荣获“2020年度区域营商环境创新创优标杆园区”。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成都高新区一路披荆斩棘,稳扎稳打,从成都建设“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的高度,持续深化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用数据彰显硬实力,用改革谋取新变化,用服务获得“金口碑”,探索出了一条独有的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创优之路。
数字——
商事主体数量超20万户,吸引各类人才近60万人,数据体现营商环境硬实力
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
2020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83.1亿元、增长8.0%。其中7月到9月,为期3个月的招引攻坚行动成绩斐然,网易、字节跳动、滴滴、奕斯伟、三峡集团、新希望集团等头部企业纷纷签约,完成重点攻坚项目51个,其中包括5个百亿级项目,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成都高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强化顶层设计,深化简政放权,在工程建设项目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政务‘守信通’、营商环境甄审室、优惠政策一窗通办等多个领域,实施推进‘一揽子’改革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资本总是流向营商环境的高地,而非洼地,数字最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目前,成都高新区商事主体数量超20万户,吸引各类人才近60万人,各级科技创新平台累计达524家,区域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活力度持续优化,就是做强有力的证明。
落实——
“放管服”改革贵在执行,“一揽子”改革举措全面落地
目前,全国营商环境呈现出白热化竞争趋势,各地营商环境从1.0到3.0百花齐放,但“良法美策,贵在执行”,成都高新区以强有力的决心和果断的执行力,持续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营商环境2.0政策4月出台至今,已有数项重大改革举措转化为工作实践。
强基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一步。今年4月,成都高新区出台《成都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0—2021年)》,全面对标先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在18个主要领域细化实施110项具体举措。目前,在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开办、营商环境法治化、政务服务等多个方面已转化实施“一揽子”改革举措。
深化工程建设改革,实现了施工图审查“零费用”,同时创新性重塑工业类重大项目投资报建流程,将审批服务前置,实现“拿地即开工”;对“水土保持”“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文物勘探”4个评估评审事项实行区域评估,进一步压减环节、时间。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设“企业一站式服务综窗”,新设企业只需取一次号,去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即可一窗领取营业执照、公章、税控盘和发票等。
强化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对买卖合同案件建立快审机制和“三专管理”机制,即专门审判团队、专门台账管理、专门通报督促,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由108天压缩至今年的46天。
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打造“守信通”平台,推进信用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针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实现部分审批监管事项容缺受理,缩短政务服务办理周期。平台自运行以来,共计办理信用审批1000余次,办理时间从30天缩短至5天,个别事项压缩至现场即办。
“每一项改革的背后,都是海量的事项、环节、办事指南的梳理和流程再造,都是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都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获得感——
润物细无声,打造服务企业高新品牌
从“三段式”的企业服务模式到如今成体系、分产业、专业化的企业服务,模式不断迭代,方法日益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但高新区服务企业的初衷和决心从未改变,始终润物细无声的“不叫不扰,随叫随到”,用口口相传的服务口碑,打造服务企业高新品牌。
今年7月,成都高新区创新打造的“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完成二期升级,新增“诉求通”“政策通”“金融通”等新服务板块,整合展示各类优质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企业可通过平台提出困难诉求,了解优惠政策,享受多元化活动及特色专业化中介服务。
为破解传统政策申报事项分散、协作不畅等难题,解决企业多头对接、来回跑路的问题,今年5月1日起,成都高新区启动了“一窗式”政策申报和受理服务模式。企业可先登录高新区企业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待审核通过后再到“一窗式”服务窗口提交资料。同时,在街道、园区等增设了14个服务点位,网上申请通过后,企业可选择就近办理。
目前,“一企一策”已兑付资金48.1亿元,市、区两级政策申报项目共计7100余个,审核通过项目6700余个,各级政策通过“一窗式”集中化、标准化归类和受理,有效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强化企业政策申报体验感和获得感。
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打造解决企业诉求闭环机制。探索设立营商环境“甄审室”,以部门会商共审的形式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疑难问题,形成制度化解决方案。开展营商“茬话汇”活动,以“开门找茬、现场问诊、帮办代办”方式,广泛征求企业诉求,解决疑难问题。首期营商“茬话汇”活动吸引9家企业报名,提出“办学许可”“企业融资”“工商注册”等13项诉求,现场答疑解决12项。
正如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相关负责人所说:“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各地百花齐放,但同时也更应当立足于各自优势和特色,打造“有方向性” 的营商环境。成都高新区将继续立足于自身实际,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探索更多在全国开先河的改革措施,让政策走进企业心里,将服务送到企业门前。”
记者:向晨晨
受访者供图
编辑:吴嘉
校对:冬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