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新华社
陈先生在柯桥一工地上干活,几天前,晚饭时喝了点小酒,就昏昏沉沉地睡去。第二天醒来,感觉酒还没有完全醒。“是昨天的酒有问题吗?这酒之前也在喝,都没有问题,可能年纪大了吧。”陈先生这样想。于是,第二天又去工地干活了,但工作时总感觉有点头晕。
陈先生没当回事,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但头晕、头痛的感觉都没有消失,在家人的督促下,他来到附近的卫生院进行检查,竟然查出脑部有淤血。于是,陈先生急忙被送到了绍兴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陈先生对医生说,在半个月前他的脑部有过外伤,但当时撞击得也不厉害,后来慢慢不疼了,伤也早就好了。
于是,医生给他检查了脑血管,结果没有发现脑血管异常,仍旧显示大脑两侧有慢性淤血,医学上叫做“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为防止进一步出血,随后陈先生被安排住院治疗。一旦出血过多,压迫大脑,会导致陈先生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华炜告诉记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高,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的脑容量相比正常人的脑容量会更低,即可能会出现脑萎缩等情况。即使没有外伤的病史,也可能会因为突然的一个震动造成小静脉的撕裂,导致出现脑表面硬膜下的慢性出血。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增加,发病率逐年增加,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甚至会反复出血。
在遭到外伤后,有的人会立即出现脑出血症状,有的会几天后,有的甚至3个星期后出现出血。陈先生就是外伤较长时间后出现出血,虽然通过药物可以将出血吸收,但出血量大的话,则需要进行手术。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