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隅安静,读书、创作,享一时清欢岁月,是李娟业余时间的真实写照。“最近在筹备写一本回忆性的散文集,刚向有关出版社报了选题,相较短篇与长篇小说,散文集的目标读者更为广泛。”今年47岁的李娟一直矢志不渝追逐文学梦想。
李娟,浙江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猫城七日》及短篇小说集《墟镇回忆录》。
酷爱阅读大学时就创作短篇小说
在家里,李娟有一间独立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一旁的墙上则贴满了生活照片,简约大气中又不乏温馨,令书房看起来非常舒服。这里记录着她徜徉书海、下笔成文的点滴日常。
1974年,李娟出生在余杭塘栖,从小就酷爱阅读,读初中时就开始看《红楼梦》、张爱玲作品集等书籍,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日积月累,腹有诗书文思涌。“第一次尝试创作是在大一,写了短篇小说《青青》,后来发表在《西湖》杂志第241期上。”至今,李娟还珍藏着这本杂志。
“第一部长篇小说是2016年出版的。”李娟说,动笔前列了很详细的写作大纲,以免情节出现前后矛盾。“其实2011年夏天就开始写了,到暑假结束完成初稿,有七八万字,后来由于教学工作忙,无暇完善,搁置了一段时间,直到2015年暑假重新‘拾起’,成品扩展到了14万字。”
有读者评价:《猫城七日》从环境的描写到情节的安排再到故事的呈现,都很用心,书中各色人物性格鲜明,复杂的人性让人唏嘘不已。
热爱家乡从故乡的人和事汲取灵感
“十多年的廊檐,充满了江南温柔细腻的风情。人们在尚未被填平的河道里漂洗衣物,然后将色彩各异的衣服晾在竹竿上,而竹竿搁在岸边的美人靠上,一直伸到碧绿的河水上。一只只乌篷小船就从这些挂满衣物的竹竿下穿梭而过,桨声吱吱呀呀……”这是李娟的短篇小说集《墟镇回忆录》中《南方遗事》篇里的文字,一股江南水乡的温婉缱绻气息扑面而来。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对李娟而言都是创作的宝贵财富。“写作过程中,我常将现实中分属于若干不同人的故事合在一个人物身上,以塑造艺术形象,亦即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李娟说,《墟镇回忆录》10篇文章均各自独立成文,于2019年出版,目前,在豆瓣上评分为8.0,收获大批书迷。
文学创作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李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这几日,一直在构思散文集的内容,打算以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塘栖镇为描写对象,书写江南小镇独有的风貌。”李娟说,目前市场上与塘栖有关的图书,散文类的只有两本汇编集,没有个人散文集,她想通过个人的经历来反映小镇的历史变迁,展现既细腻又恢弘的运河古镇风貌,以及自己独到的人生感悟和深沉的家园意识。
来源:柯桥日报
编辑:张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