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扬悦读丨《绍兴有意思》㊲

2021-09-17 08:30:00  冯建荣 编辑:zhangjinghua

360

越医越药的核心是一个“和”字。

中医中药,是民之良友、国之重宝、治病良术、文化遗产;越医越药,是中医药百花园中的奇葩。

越医越药源于春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传承至今。

它是越中先民主动适应“江南卑湿,丈夫多夭”自然环境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它也是越中先民救死扶伤、睦邻友好地域民风的集中展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思想。

它还是越中先民耕读传家、尚文好学人文传统的自然反映,体现了越人强调自我修养、注意自身和谐的思想。

越医既医身体之病,也医心性之病,而戏曲则更是直接而形象地教益人们的心性的。

361

绍兴戏曲。

绍兴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唱调丰富,剧作、剧论高超,编剧、艺人辈出,它既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新昌调腔、绍剧、越剧及诸暨乱弹、绍兴滩簧、目连戏、孟姜戏等,都是著名的地方戏剧品种。

绍兴平湖调、绍兴词调、绍兴莲花落、绍兴宣卷等,都是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地方曲艺。

362

新昌调腔。

越地调腔,出现于明代,俗称高腔、高调,主要流行于旧绍兴府、苏州府各县及浙东、浙西部分地区,以新昌从业最众、演出最盛而得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昌调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代越乡先贤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到的朱楚生,即为时之著名调腔演员。

新昌调腔的曲牌体与唱腔,有调腔、昆腔、四平等,以调腔为主,兼有帮腔,是绍兴地区唯一以南北曲为剧本的剧种,反映了绍兴人海纳百川的宽博胸怀、为我所用的“拿来主义”、取人之长的谦虚美德、不忘根本的改革精神。

363

诸暨乱弹。

绍兴的乱弹戏,兴起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初以演唱乱弹为主。清末,与徽班、小京班等合流,兼唱多种剧目,演员多为诸暨籍艺人,俗称西路乱弹。

诸暨乱弹有“四多”。一是多为家庭戏,民间有“大班(绍兴大班,即绍剧)为天下,西路为人家,小歌班为老嬷(妻子)”的戏谚。

二是多以诸暨地方官白演唱,表演动作强烈夸张,乡土气息浓郁。

三是多在诸暨当地及绍兴、杭州、金华的部分地区演出。

四是多演社戏,在城隍庙、火神庙等场所演赛神、祀神戏,在庙会、迎社时演会社戏、太平戏,在家谱修成时演家谱戏等,内容丰富多彩,深得百姓欢喜。

364

绍兴滩簧。

绍兴滩簧,由清乾隆、嘉庆时,流行于绍兴及杭州、嘉兴、湖州、宁波一带的“鹦哥戏”发展而来。

鹦哥戏的表演者,多非专业的戏文子弟,俗谓“串客”,两三人即可扮演,故亦称“对子戏”“三脚戏”。

鹦哥戏内容多为民间生活、世俗情态,尤以男女私情为主;多以说唱新闻与小型杂扮相结合的形式表演;多即兴发挥,用口头俗语现编现唱;多嬉谑、调侃之作。

传统戏剧的服装,大体上分为蟒、靠、帔、官衣、褶子5类。绍兴滩簧既无帝王将相的蟒服,又无武将的铠甲靠,也无文官的官衣,只用便服帔与平民服装褶子。故越谚有云:“鹦哥戏勿是戏,也无刀枪也无旗,也无蟒靠也无衣。”

鹦哥戏虽然不是戏,却人人喜。越谚云:“看了鹦哥戏,男人勿要出畈,女人勿要烧饭。”

鹦哥戏行头简单,内容平凡,却如此引人入胜,令人深思,值得借鉴。

365

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出现于清末,为走唱形式的地方说唱文艺。

莲花落表现的主题,多为恭喜发财、吉祥如意、和睦团结、乐善好施等,题材大多取自民间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生活气息,常常在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中给人以教益、启迪。

莲花落与佛教音乐,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佛教的梵呗唱导,在隋唐以前,已出现民间化的趋势。唐代道宣《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篇论》中载:“世有法事,号曰莲花。”

我们不知道这佛教的梵呗莲花,与后来唱遍江南的绍兴莲花落,究竟具体关系如何。但在莲花落之类的民间曲调中,有着佛教音乐的渊源因素,当是毫无疑问的。

366

看戏文。

旧时的绍兴,民众多口头谣作。戏文,是旧时绍兴人对戏曲的俗称,今日乡间仍然沿用此称。

《看戏文》便是其中的代表:“京剧打官话,绍剧为天下,越剧讨老嬷,莲花落讲造话,鹦哥班说坏话。”

“京剧打官话”,指的是京剧的对白多为民间所称的“官腔”。

“绍剧为天下”,指的是绍剧多为帝王将相方面的戏。

“越剧讨老嬷”,指的是越剧多为谈情说爱方面的戏。

“莲花落讲造话”,指的是莲花落多生动、形象的比喻。

“鹦哥班说坏话”,指的是鹦哥班多用插科打诨之动作与语言。

这谣作,真是把各类绍兴戏文的特征描述得淋漓尽致,也把绍兴人的智慧反映得淋漓尽致。

367

绍兴社戏。

绍兴社戏又称水乡社戏,是最具绍兴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凝聚着古往今来绍兴人的乡愁。

2008年,水乡社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的央视戏曲春晚,设立了南北两个分会场,南方会场选在了绍兴,内容是“撑着乌篷船,绍兴看社戏”。录制现场的绍兴柯岩风景区水上戏台张灯结彩,数十条乌篷船挂着灯笼围在戏台前。

台上,“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艺术家们踩着台步,悠扬吟唱《梁祝·十八相送》。

台下,看戏的观众坐在船里,随着水波荡漾,看得如痴如醉。

岸边,绍兴地方小吃扯白糖、臭豆腐、香糕等摊位一字排开,游客们或争相品尝特色美食,或入神欣赏民间手艺,或开心观看猴戏杂耍。

这幅水乡年味画卷,几乎还原了鲁迅笔下的社戏场景。

乌篷船上看社戏

368

越人性格的密码。

绍剧与越剧,均是“中国十大传统戏剧”之一,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绍兴师爷、绍兴黄酒、越窑青瓷等一样,它们也因为诞生于绍兴、由越人原创而得名。

戏曲是人文的精华、社会的镜子、历史的浓缩。绍剧与越剧,兴起于清代的绍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

绍剧与越剧是解读越人性格的密码。其内容与唱腔,前者以武为主,铿锵、激越、豪放;后者以文为主,柔和、绮媚、婉约。

这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戏剧所反映的,正是绍兴人不卑不亢、刚柔相济的性格。

369

慷慨激昂的绍剧。

兴起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的绍剧,俗称绍兴大班、乱弹班。其内容,忠、孝、节、义,惊心动魄;其唱词,直白明了,驰神动人;其音调,气势磅礴,撼天动地。

绍剧的传统题材广泛,大体上包括忠奸争斗的清官戏、征伐平乱的征战戏、婚恋嫁娶的家庭戏,以及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侠义戏,神妖斗法、以正祛邪的神话戏等。

绍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当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了。

370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958年4月,浙江绍剧团首次赴京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标志着现代绍剧北上演出的开始。在京演出期间,周恩来总理观看了演出,并与演员亲切交谈、合影留念。

1960年,这部戏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电影,在国内外广为放映,拷贝远销72个国家与地区。

1961年10月10日,浙江绍剧团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等领导观看演出。在京演出期间,周恩来、陈毅、贺龙、罗瑞卿等领导,也先后前往观看。郭沫若先生连看6次,并作七律一首,书赠剧团。

1961年11月17日,毛主席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毛主席作诗,周总理接见,既表明了共和国领袖对绍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说明了绍剧等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教化作用。

热门评论
打开笛扬新闻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陈豪督查亚运场馆及配套项目建设工作:建好亚运项目 展现柯桥风采 2021-09-16 20:29:41
陈豪督查全国文明城市迎检、鉴湖度假区国家级创建工作:统筹推进抓落实 全力夺取“双胜利” 2021-09-14 19:28:02
落实措施 筑牢防线 坚决打赢台风防御硬仗!陈豪检查台风“灿都”防御工作 2021-09-13 18:06:05
城市文明大家拍 2021-08-16 14:56:39
创文明城市 展柯桥气质 2021-09-14 09:13:07
笛扬悦读丨《绍兴有意思》㊲ 2021-09-17 08:30:00
五方接力 !让绍兴黄酒专用糯稻在鉴湖江畔安个家 2021-09-17 08:00:00
柯桥区南部三镇集聚红色动能 共筑绿色共富之路 2021-09-16 22:19:33
诸剑明到王坛镇督查“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 2021-09-16 21:41:36
焦点关注丨《城乡环境曝光台》系列报道之四 建筑垃圾乱倒偷倒 影响人居环境 2021-09-16 21:36:23
没看够!下载个笛扬新闻呗!
笛扬新闻 柯桥传媒集团 立即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