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2800元,便可拥有一块由专人代管、专属“私人订制”的农家菜地,享受一年新鲜、绿色的蔬菜专供。在平水镇小舜江村,闲置土地摇身变成小菜园,被城市里的消费者认购,“我在村里有块地”的认领菜地活动在农村闲置土地和城市新兴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了一条共享经济的桥梁。
认领土地风刮起现实版“开心农场”吸客不少
在平水镇小舜江村“我在村里有块地”种植基地,一块醒目的“认领牌”矗立在田坂边,白色的围栏将菜园划分出众多小菜地,里面的蔬菜种植品类多样,小青菜、红萝卜、大蒜长势喜人,个别“地主”还为自己的菜地起了别致的名字。小舜江村党支部书记宋桂江告诉记者,在此之前,这些都是闲置不种的“懒”土地,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将它们规划成为如今的菜园。
家住市区城南的周先生一家就认领了其中一块土地用作种植蔬菜,周末有空的时候就会来村里当上一回农民“务农”。“一方面是为了带孩子体验农耕文化,下到田里亲自动手种菜感受泥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吃上一口真正的有机绿色蔬菜,自己种出来的感觉更有意义。”周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认领这么一块菜地很划算,平常有人专门打理菜地,闲暇时候可以自己来打理,并且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查看监控,一年之内菜地里的收成都归自己所有,收获一茬之后接着播种,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蔬菜。
今年6月,村两委与专业文化策划团队合作成立了红色芳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张文军便是公司负责人,“我在村里有块地”活动就是由他发起。随着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认领土地模式成为优质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激发乡村活力。“土地认领模式开启后,受到了不少城市居民的瞩目,田园乡村情怀是大家愿意认领的主要原因,目前首轮认领名额已经全部报完,后续还会开展认领庭院等活动。”张文军说。
盘活“懒”土地促进土地增值、村民增收
土地“认领”模式为土地经营探索出了一条新思路,闲置土地被盘活,让原本的“懒”土地变成“有用”的一亩三分地。同时,全程可托管+休闲观光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土地增值、农民增收。据了解,小舜江村土地认领活动开发土地共四亩,以每亩600元租金的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再以每块菜地20平方米2800元的价格被认领出去,农田的身价翻了好几倍,实现了土地增值。
“这些土地本身也没有种什么东西,租出去拿到的租金就是一笔收入”。村民黄政权告诉记者,这个建在家门口的“认领菜地”吸纳了本村村民来这里务工,土地租金+务农让村民可以增加两份收入。
下午三点,深秋的阳光洒在一片片萝卜叶子上,田坂上有几位村民正在精心打理菜园。宋小宝是小舜江村一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已经75岁,虽然年龄不小,但是在菜地里干起活儿来可是一把好手,一点儿都不含糊。“我每天给菜地锄锄草、松松土,偶尔浇浇水,工作量不大的,早上走几步路过来中午回去吃饭休息,做一天算一天的工资,每天也能有80块钱的收入。”宋师傅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了很大的变化,让他感到很欣慰,“现在的运营是在让我们的土地更有价值。”
“我们的土地不仅仅用于认领活动,以后还是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进行蔬菜配送,现在已经在接洽一些单位,给他们的食堂提供蔬菜。”张文军告诉记者。
“村景”变“风景”开拓乡村新“活路”
“唯有共同奋斗才能共同富裕”的口号挂在小舜江村口处很是吸睛,往日的耕耘成为现在的收获。小舜江水源头、森林氧吧、红色山区、唐诗之路、北纬30°是属于小舜江村的独特标签,红色岭下、人文太平里、绿色清店成为小舜江村一张又一张招牌,这个位于柯桥、上虞、嵊州交界的小山村今年以来已经接待客流量达三万多人次,相比往年客流量翻了几番。
“乡村运营的目的在于打造一个’模板’,开拓一条’活路’,动员村民们参与其中,让村庄更好更富,而不是一味地由我们去建设村庄。”张文军告诉记者,乡村运营并非易事,偶尔也会遇到瓶颈,村民们从一开始的将信将疑到现在的信任并参与,都是靠着一步步的实干积累才有的。
过去的村景变成了现在吸引游客的风景,创造了可变现的“钱景”,小舜江村这片土地成为集农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红色文化、休闲采摘、亲子农耕体验、乡村短途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体,产业结构日益多元,农业发展模式也趋于优质。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黄唯诚
审核:陈芳
终审: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