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近年来,随着各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粮食种植成本不断攀升,今年3月份,市发改委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公布了《绍兴市2021年粮食生产成本及收益分析报告》,其中便提及:2021年全市早稻平均每亩总成本为1236.07元,早稻种植成本达到2004年以来历史最高位;而晚稻平均每亩总成本1425.73元,种植成本达到近十年以来历史最高。
那么,全市早、晚稻种植成本创近年来新高,原因都有哪些呢?与之密切相关的种粮大户感受如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粮食种植成本上升,种粮大户感受明显
“现在什么费用都在涨价,直接导致了种粮成本的不断上升,我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化肥涨价。”兰亭街道黄贤村种粮大户闾品质告诉记者,化肥这波涨价其实从去年五六月份就开始了,一直到现在这种局面也没有得到改善。闾品质以最常用的氮肥为例,去年5月份每吨氮肥售价大致在1600-1700元之间,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个价格已经上涨至3600-4000元/吨,几乎翻了一倍多。据闾品质粗略计算,这对于他种植的800余亩粮田来说,相当于每斤稻谷的成本增加了0.7-0.8元。此外,农药、农机所需柴油、流转土地等价格也在不断提高,均导致粮食种植成本上升。
对粮食种植成本上升同样“敏感”的种粮大户还有很多,福全街道赵建村种粮大户赵海港感同身受。据赵海港介绍,目前由其承包种植的水稻、小麦已经达到了2000亩左右,但是今年在田租、化肥、人工等方面的支出着实让他犯难——价格涨太多了。赵海港坦言道,有很多方面都反映了这一点,比如80斤装的尿素从70元涨到了140元,新流转的粮田租金涨了快1/3,从600-700元/亩涨到了1000元/亩,人工费用也涨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份市发改委实地调查的数据显示,前期通过对全市33户早稻定点调查户(1007.53亩)和39户晚稻定点调查户(1533.39亩)2021年度粮食生产成本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早稻平均每亩总成本为1236.07元,比上年增加31.01元,增幅2.57%,早稻种植成本达到2004年以来历史最高位。而晚稻平均每亩总成本1425.73元,比上年1357.15元增加68.57元,增幅达5.05%,种植成本达到近十年以来历史最高。
化肥租金人工等费用齐涨,导致种粮成本连年抬升
据《绍兴市2021年粮食生产成本及收益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市早稻种植平均每亩总成本为1080元,到2021年上涨至1236.07元,涨幅14.5%;2016年全市晚稻种植平均每亩总成本为1223.3元,到2021年上涨至1425.7元,涨幅16.5%。总体而言,2016年-2021年这6年间,全市早、晚稻粮食种植成本连年增长。
众所周知,化肥、农药价格和农作物种植成本联系密切。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的绍兴农丰农资有限公司,长期经营化肥和农药等产品,对于近年来化肥及农药的不断涨价,公司总经理翁祖欢感受明显,他说,近年来化肥和农药价格一直都是稳步上涨的趋势,也不是短时间内所造成的。
“就化肥而言,主要原因还是要归咎于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导致以天然气和煤炭为原材料的尿素产品接连涨价。”翁祖欢说,眼下尿素价格已经到了3000元/吨,而国外价格更是高出国内几倍多。同时,农作物所需的钾肥也是同样的情况,并且在进口方面,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等钾肥出口大国供应量减少,导致目前的钾肥价格已经由2000-3000元/吨上涨到4000-5000元/吨,价格几乎翻番。而在农药方面,由于受到国内外疫情影响,农药产能进一步受限,供给端的减少同样造成了农药供不应求、价格攀升。
绝大部分种粮大户的粮田种植土地,基本上都是从农民手里流转过来的,而近年来农田租金的涨价,也令粮食种植成本上升。据区发改局粮食和物资调控科相关工作人员解释,从2019年下半年起,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退苗还粮”整治工作,使得新增农田面积和数量增加,在重新招标后,这些承包土地的租金大幅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了每亩800-1000元左右。“说实话,现在这些新承包的粮田,没1000元/亩的价格很难租下来。”在采访中,不少种粮大户感慨道。
再者,就是在农作物双抢期和收割期期间的人工费用的上升。“现在农忙时候招人工的话,一天下来没个三五百块钱根本招不来。”赵海港坦言道。当然,和赵海港所遇到的情况差不多,在采访中不少种粮大户均表示“难招人、招人贵”。
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稳定农业基本盘
不可否认,在种子、化肥尤其尿素成本异常带动下,2021年全市早稻种植成本达到2004年以来历史最高位,晚稻种植成本各项指标也出现普涨,尤其在机械作业费、农药成本两位数增长带动下,晚稻种植成本达到近十年以来历史最高,这就导致了含补贴收入的净利润继续减少,标志着农户及种粮大户早、晚稻收益持续走低。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社会政治和改革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积极采取订单收购和价外补贴、种粮直补等多种手段,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稳定农业基本盘。
据农业农村局种养殖业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仍延续了去年的有关政策,在稳产量、提质量、促流转、提设施、增设备、强保障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比如:对全年稻麦复种或一季旱粮种植或“三园”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不含大小麦)50亩及以上的规模种粮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40元,其中种植早稻每亩再增加70元、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种植稻麦的每亩再增加160元,再生稻(早翻早)减半补贴等等。
“今年以来,对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的上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应对措施:首先,尽早出台粮食收购政策,以便于引导农户安排全年的粮食种植计划;其次,针对于一些农作物优质品种,我们和农业农村局进行合作,向农户进行提前告知和推广,以便于农户获得更多的收益。”在采访中,区发改局粮食和物资调控科科长陈俊杰表示,今年1月初,他们就早早地对全区200余户种粮大户进行了一一走访,提前向种粮大户宣传粮食收购政策以及一些优质品种的推广政策,通过宣传政策和引导种植来提高种粮大户的收益情况,以便对冲一部分农资费用涨价的不利因素。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粮食补贴方面,我区的补贴均价也是全市各县(市、区)中最高的,其中小麦和早谷每吨补贴600元,晚稻每吨补贴400元,杂交稻每吨补贴300元。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黄唯诚
审核:叶红
终审:沈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