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亩均论英雄 培育优等生》一文,讲述浙江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区域集中,柯桥区又一次被点名获赞。
该文提到,“将原本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亩均’概念引入工业领域,引导企业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工业产出的最大化。这项创新缘起于14年前的浙江。2006年,‘亩产论英雄’在柯桥(原绍兴县)起步。这一改革举措,正是当时浙江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十多年来,这项改革先从柯桥走向省内多个试点县(市、区),继而在全省推开。”
《浙江日报》(2020年04月13日头版)
正如文中所言,这项改革创新缘起于14年前的浙江,更确切的说正是起源于柯桥(原绍兴县)。
作为此项改革“发源地”,柯桥的“亩产论英雄”理念从提出、落地到全省铺开推行,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革探索。10余年来,柯桥历任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以贯之抓落实”,把“亩产”指标逐步变为精细化的“亩均”考核,并将实践对象从工业企业逐步推广至全部实体经济,使全区不少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早在2006年,面对要素资源和环境容量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柯桥区(原绍兴县)从导向上入手,致力转变发展理念,将原先以“规模”、“增幅”论英雄转变为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即以提高“亩产效益”为核心,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建立相应的导向、约束和评价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2013年,浙江省在总结柯桥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启动了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并于2014年向全省24个县(市、区)推广。2018年1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此举标志着“亩均论英雄”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成为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和制度。
在此期间,作为改革“排头兵”的柯桥,则从未停下探索的步伐,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通过土地集约化管理、产能绿色化更新、企业创新化发展等发展手段,引导区域、产业、企业、园区提高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快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出“亩均论英雄”升级版。并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过程中,引得一批”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纷至沓来。
从14年前的“亩产论英雄”到现如今的“亩均论英雄”,柯桥,必将在稳步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当融杭接沪示范区,努力打造区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区,全力冲刺全国“十强区”的新征程上,书写出一个又一个新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