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天气一凉,总有一部分人提前入冬:别人还在穿大衣,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羽绒服;别人还在喝温水,怕冷的人已经拿起了保温杯……为什么有些人对“冷”特别敏感?哪些习惯会让你越来越怕冷?如何温暖过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有些人对“冷”特别敏感?
人体各个系统的运行都是需要能量的。能量来自于食物的动力效应、基础代谢和活动。因此,人在健康状态下,饥饿时会比饱腹时怕冷,运动前会比运动后怕冷。由于基础代谢率与年龄、肌肉含量等有关,大多数女性比男性怕冷,老年人比年轻人怕冷。
几乎所有的危害怕冷人群身体里面的铁元素不足,血浆中的甲状腺素比较低。铁元素不足的人群血红素比较少,降低了血液吸氧能力,让组织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身体里面不能产生更多的热量而让人们异常寒冷。当甲状腺出现异常时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减慢了血液循环的速度,产热量就不足。尤其是到了更年期雌性激素水平低,不利于神经血管的稳定,从而让患者出现腰腹部以及手脚发冷。如下肢动脉硬化狭窄,下肢血液循环会明显减少,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出现患侧肢体乏力、腿脚怕冷、发麻抽筋等症状。如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几乎可累及全身任何神经,其临床症状就有手指、脚趾及下肢的发冷、麻木、疼痛等。
这6个习惯让你越来越怕冷
不爱运动
相关研究也证实,运动时肌肉收缩可产生更多热量,中低强度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3~5倍。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怕冷症状。
爱吃素
脂肪有助提升饱腹感,身体也会感觉更暖和。不少人吃肉太少,铁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会总感觉冷。
穿衣太紧
打底裤、打底袜等紧身衣物,容易导致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脚冰凉,甚至诱发冻疮。当气温偏低时,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
吃寒凉食物
秋冬季节喝凉水,容易导致身体阳气不足,出现畏寒、怕冷症状。
疏于保暖
缺乏保暖意识,穿着过少,会使人体代谢变缓,更容易失去热量。相较而言,女性身材娇小,产生热量的肌肉群更少,代谢率更低,更易丧失热量。
过度节食
食物摄入人体后,一般的能量会转化为热能,用于保持体温和供人体散热。吃得太少,身体能量跟不上,会使人体气血亏欠,导致四肢寒凉。